盖的子口与底足上,火石红无浓淡变化,通体一色,色调深沉,不泛釉光,此即窑红,为火石红形式之一,龙泉窑多见(龙泉窑胎体上,另有一部分泛釉光的赭红色,系使用了护胎汁,称刷红)。流的内口与外底面的缩釉处,亦有明显窑红。这类缩釉处出现的窑红,系高温下的氧化铁红,因釉的流动或收缩而依附于突然暴露的涩胎上而自然形成,故很难伪造。现代仿制品上,作伪的手段以刷红为主,但色调较龙泉窑古瓷的刷红刻板,色泽缺少变化,而刷红的釉斑也往往显得拘谨、做作、不自然,缺乏应有的流畅感。
明代早期,质量上乘的部分龙泉窑产品,在造型与纹饰上与景德镇同期青花瓷极为相近,如盘、瓶、碗等。此壶尺寸、造型、纹饰,与永宣时的青花梨壶相类,断其为明初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