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小编报道:冬季严寒,许多施工人员在敷设安装电线电缆的时候会发现,平时质量良好的电线电缆产品,经常会出现一些线体发硬、绝缘外皮脱落受损等现象,很多施工人员以为是电线电缆产品本身出现了质量问题,而电缆厂家也坚持产品在出厂时已经经过检验,是合格的产品,常常导致双方之间的误会。 其实,不是产品本身质量出了什么问题,而是由于冬季严寒所致。电线电缆产品的外皮多为普通塑料(pvc)或橡胶,当他们处于零度以下的环境时,就会变硬,整个电线电缆产品线体都会发硬、变脆,导致外皮可能在轻微外力的情况下都会出现脱落受损。在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室外的温度往往处于零度以下,地表温度可能会更低,所以,如果将电线电缆产品置于室外或直接置于地表,很可能就会出现产品外皮脱落的现象。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冬季电线电缆外皮脱落的现象呢?从各个阶段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出厂运输:在产品出厂装载到运输工具上时,需要保暖及保护措施。比如使用封闭的运输工具,防止产品直接暴露在外;给产品垫上一层软垫子,如被褥或者其它较软的泡沫等;装载时轻拿轻放,切勿粗暴装货,同时避免产品出现弯曲过大。 2、到达目的地或者施工现场时,产品供应商派驻人员进行监督,防止产品卸货时出现粗暴作业行为。 3、存放:将产品置于室内存放,同时在存放的地表上铺上一层隔离层,如木板、被褥、泡沫等等,防止产品受冻受潮,注意防止产品与地面直接接触将电线电缆外皮刮伤的现象,轻拿轻放。 4、产品敷设安装时:选择在中下午温度较暖的情况下作业,如有条件可在使用前用暖风机等设备提前给产品热热身,让产品达到性能状态。如果是地埋,可在电缆沟中事先铺上一层保护层,如布料、泡沫。如果是穿管,得事先保证线管内外的光滑,不至于将电线刮伤。铁管尤其要注意,选购质量合格的铁管,质量低劣的铁管管内可能有大量锋利的凸起点,极可能将电线外皮刮伤。 5、选用浦光牌低温电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2951.14-2008》试验要求进行测试,在零下35℃的环境下放置16h,然后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对其进行反复弯曲曲挠,对绝缘以及护套进行伸长和抗张的试验测试,低温电缆具有极强的耐低温性能,能够在寒冷的外部环境中,绝缘和护套表皮依然能够保证无裂痕,不断裂状态。
矿物绝缘电缆是用金属铜作导体、矿物氧化镁作绝缘 、无缝铜管作护套的一种电缆 ,当电缆用于对铜有腐蚀的工厂时 ,最外层可加一层聚氯乙烯,而在建筑物或地下场所对电缆有美观或易触及的场所可加一层无卤低烟外护套。电缆连续工作温度可达250℃,在950℃~1000℃时可持续供电3小时,短时间或非常时期可接近铜的熔点1083℃工作 ( 氧化镁熔点为2800℃)。 二、电缆主要性能1、防火性能2、过载保护能力强3、载流量大4、工作温度高5、防水、防腐、防爆6、屏蔽性能优越7、抗辐射能力强8、使用寿命长9、外径小、重量轻10、环保、安全11、机械强度高12、弯曲性能13、良好的接地三、主要应用场所a.公共建筑公共场所、 高层建筑、宾馆、饭店、学校、机关、百货商场 、仓库 、国家纪念馆和历史性建筑物、银行、邮电大楼、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机场航站楼、车站、港口、电力调度楼、电信大楼; b.高温场合、冶金工业、焦炭行业、船舶工业、钢铁工业、玻璃工业、其它高温场合的输配电线路; c.防爆系统及火灾危险区、石油化工工业、 炼油厂、加油站及油库、制漆和颜料工业、化学工业、核电站、海上石油平台、天燃气、煤气输送和压缩站、工业矿业、造纸业、工业;d.地下场所、地铁、地下仓库、隧道、地下广场;e.运输和交通枢纽等等。
矿物绝缘电缆的铜护套具有高耐腐蚀性,对于大多数的装置来说,它不需要采取附加的防护措施。在电缆的铜护套易遭受化学品腐蚀或工业染污严重的地方,应使用包有塑料外护套保护矿物绝缘电缆。对于矿物绝缘电缆来说,独立的接地导线是不需要的,因为此电缆所用的铜护套已起到接地导线的作用,可提供极好的低接地电阻。就接地护皮回路(esr)布线而言,在men(多接地中性)系统中,外层铜护套可用作接地和中性导体。矿物质电缆矿物质电缆连接方法:采用矿物质电缆中间连接器,终端则采用电缆终端头,终端头上有接线端子,可以与设备的母排、接线端子等连接。(1)矿物电缆超强的抗火灾能力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建筑中,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火灾起因中,由于电气线路引起的火灾占50%以上。而电缆既是线路中的主体,又是难以防护的环节。因而电缆不但要有抗外在火焰破坏的能力,而且要有自身不会产生火源的特性。由于矿物绝缘电缆构成材料均匀为无机物,绝缘体氧化镁在过载或短路时不会产生明火.因而以矿物绝缘电缆构成的线路,决不会导致火情的发生。如一旦由其它原因引发火灾,电缆在火烧中不仅要受熊熊大火的考验,还会受到其它多坠物的不断冲击。此时,电缆在不产生烟雾和毒性气体的同时,能否保证消防设备的正常起动、火情扑灭及人员的撤离,是评价该线路抗火灾能力的关键。
文章来源: